“改天请你吃饭”,“下次一起聚聚”,“以后经常联系”。似乎,每个人都在社交中都遇到过这样的寒暄,也做出过类似的答复。
刚开始的时候,不谙世事的我单纯地以为改天就是明后天,下次就是下一次,以后就是不久后。渐渐的,经历的多了,却对这样的寒暄变得麻木了起来。因为我知道:“改天不一定改到了哪天,下次不知道是哪次,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以后。”
许多人总觉得:“来日方长,未来可期。”把改天想象成还有很多天,把下次想象成还有许多次,把以后想象成从今往后,放着眼前大把的时间不去珍惜,不去利用,往往到最后才发现:“来日并不方长,未来可能无期。”
平日里,我们好像都很忙。以至于,常常是忽略了身边的那些等待,忘记了曾经的那些诺言。可是,仔细想想,我们真的是那样忙吗?是不是在无所事事的时候,宁愿躺在沙发上,也不愿意去见一见远方的老友?宁愿一遍遍的刷着朋友圈,也不愿意去打个电话问一下思念的那个他(她)?
人,总是越长大越孤单!随着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增加,认识的人虽然多了,内心的孤寂感却越来越强了。亲戚也好,朋友也罢,由于经历的不同,认知的差异,彼此之间的联系是越来越少,双方之间的感情是越来越淡。联系的少了,感情的淡了,相互之间的寒暄也变得那样苍白无力,敷衍了事。
很多时候,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好像是:“你不联系我,我便不联系你。”就这样,都在等待对方主动的同时,也把彼此之间的感情消耗殆尽!假感情如此,真感情亦是如此!
其实,大可不必这样!趁时间还有,趁你我还在,我们完全可以当下那些无所谓的面子,试着去主动一下,尝试去真实一些!
想去看朝阳,就去早起;想要看日落,就去等待!想请朋友吃饭,就趁现在;想和别人相聚,就趁这次;想跟他人联系,就趁当下!行动起来,从现在开始,不要再去等待,也不要再去敷衍,更不要再说什么改天,下次,以后了。
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作品中曾经写道:
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
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。
花儿谢了还可以再开,人生过了却不能重来!对自己好一点,对身边的人好一点。如果真的有意向去交往,去联系,那就:
别改天了,就今天;
别下次了,就这次;
别以后了,就现在。
你若坦诚相待,我必加倍珍惜!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就这么简单……